曲阜景灵宫 [山东]

13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961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曲阜景灵宫
关于曲阜景灵宫:

 
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(公元 1012 年)闰十月,宋真宗因尊黄帝为赵氏始祖,下诏在曲阜寿丘修建景灵宫,以奉祀黄帝。当时曲阜县也因此更名为仙源县,并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根据元代至正十年周伯琦《重修景灵宫记》石碑记载,景灵宫建成后有“总一千三百二十楹”,规模极其宏大。
    • 宫内中殿以玉琢成像,龛于其中,以表尊严。
    • 整体建筑应包含各种殿、宫、门等建筑,布局严谨,体现出较高的建筑规格和等级。不过随着时间推移,建筑已损毁,如今只能依据记载和遗址进行推测。
  3. 特色
    • 建筑规模宏大 :拥有 1320 间房屋,如此庞大的建筑规模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,显示出其在宋代的重要地位和皇家对祭祀黄帝的高度重视。
    • 祭祀礼仪等级高 :祭祀时采用太庙礼仪,这是当时最高的祭祀规格,凸显了景灵宫的特殊地位。
    • 文化融合体现 :宋朝统治者推崇儒释道三家并重,景灵宫的建设既体现了对道教的尊崇(如琢玉为像、命学老氏者侍祠等),又承载着对华夏始祖黄帝的祭祀,是当时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在宋代,景灵宫是非常重要的宗教祭祀场所,是皇家祭祀黄帝的圣地。它对于当时的道教发展以及宗教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,在全国的宗教祭祀场所中具有较高的地位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在宋代,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,皇帝或派遣大臣前来主持祭祀仪式,以表达对黄帝的崇敬和追思。这种祭祀活动不仅是宗教仪式,也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文化活动,对于凝聚民族精神、传承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。不过随着景灵宫的损毁,这些文化活动也早已停止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景灵宫在历史上历经多次毁修,宋仁宗天圣年间遭火灾后旋即修复,宋徽宗政和年间、金世宗大定年间、蒙古时期(公元 1250 年)、元顺帝至正七年(公元 1347 年)也曾多次重修。但元末或明代初期,景灵宫最终被毁。
    • 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,地上仅存有原来的石碑两幢,通高 17 米多,人称“万人愁”。2013 年 5 月,景灵宫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
    • 历史上关于景灵宫的专门评价记载较少,但从其建设规模、祭祀规格以及多次重修等情况可以看出,它在当时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。明代李东阳在《谒少昊陵诗》中有“丰碑不书字,遗恨宣和年”的句子,虽主要是针对“万人愁”无字碑,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景灵宫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其历经的沧桑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